3C亂亂講

淺談UHDTV超高畫質電視

by Nipkow | 1/30/2009 02:39:00 上午 in , | 意見 (0)

 

ultra-high-definition-3 
●UHDTV及HDTV的比較圖,由此可見UHDTV是較HDTV大16倍的影音酷斯拉!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owstuffworks.com/

在美國或歐洲提到數位電視,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會是HDTV高畫質電視,但在大家追求畫質的清細度及真實度時,日本NHK信誓旦旦地表示20年後,數位電視將是UHDTV的天下。到底UHDTV是什麼?它和目前的HDTV又有何差別?且聽我現學現賣地簡單道來~[內容主要參考HowStuffWorks網站的"How Ultra-high Definition Works"]

認真說起來,UHDTV(ultra-high definition TV)目前仍在實驗階段,它由日本NHK的科學與技術研究室開發,又有人稱之為super hi-vision(SHV)或ultra-high definition video(UHDV)。UHDTV的目的是創造更真實的電視收看經驗,企圖淡化電視與現實的分界。據製造商的說法,收看UHDTV時,觀眾會感覺置身其中,有身歷其境之感(聽來好神)。簡而言之,UHDTV的核心目標就是致力於提供更多資訊給觀眾,並創造臨場感。

如果你有認真一開頭的那張比較圖,就會很清楚UHDTV和HDTV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解析度及幀率(Frame Rate)。就解析度而言,它將是目前HDTV的16倍,iMAX影片的2倍!可想而之,要傳遞UHDTV的聲光享受,電視機也將會比目前問市的電視機要大上好幾倍。研發人員預估將來消費端的電視機將為100~200吋之間,而商業端(例如戶外電視廣告)的電視機將有350~600吋之譜。除了解析度及幀率之外,UHDTV的螢幕長寬比和現行的HDTV並無不同,一樣是16:9,這也是為了日後錄製及廣播器材能向下相容於HDTV所致。

大就一定好嗎?除了如上面所言,從錄製、播送及收視的硬體設備都要更換之外,UHDTV仍舊有些問題需要多方技術人員去克服的,例如如何防止觀眾的動暈症(motion sickness,和看3DTV一樣可能發生噁心想吐的症狀)?以及如何在超高解析度下為明星的皺紋、痘痘、雀斑粉飾太平?

※UHDTV製播過程:

  1. 用超高解析度的攝影機及麥克風錄影及收音。
  2. 影像及聲音訊號(HD-SDI)隨後被送到控制台、處理器及訊號分流器,分割成16個各別的訊號後再送由多工器(multiplexer)進行放送。
  3. 多工器會將16個1920 x 1080的訊號組合起來,編碼並再次壓縮。
  4. 被編碼的影像及聲音將被擴展然後透過光纖電纜傳送至收視端。
  5. 收視端則會藉由多路分解器(demultiplexer)將光纖資訊轉譯、擴展並傳送至投影機及音效控制器。
  6. 那16個較小格式的訊號將重新組合成超高解晰度格式,而聲音也將由22.2聲道環繞音響系統輸出。

《延伸閱讀》
How Ultra-high Definition Works:
http://electronics.howstuffworks.com/ultra-high-definition.htm

【開箱文】iPod nano (4th Gen./8GB)

by Nipkow | 1/27/2009 08:33:00 下午 in , | 意見 (5)

 
●Apple官網上抓下來的圖,由此可看出iPod nano 4th Gen.有多麼纖細。

原本說好拿到iPod nano的那天就要上來發開箱文(沒錯!這篇真的是開箱文,不是閃光文哦!),無奈那天晚上就開始出現感冒症狀,一連從台北病回台中,至今尚未完全康復。@@ 不過在長期臥床養病的期間,我也將iPod nano玩了一遍,雖然它有遊戲、通訊錄、行事曆,但我還是只把它當成音樂及影片播放器。我最喜歡的特點如下:

  1. 外表(誰不愛呢?它可是目前最薄的iPod呢!)
  2. 輕巧的手感(體積雖小,但容易操控)
  3. Click Wheel(也算是iPod的註冊商標了吧!)
  4. 以目前手持方向顯示Cover Flow、相片或影片(而且畫面超細緻啊~)
  5. 音量上限控制(以防手一滑,耳朵就廢了)
  6. 8GB的大肚量
  7. 超持久的電池續航力
  8. 播放音樂時,搖一下機身就可隨機換歌(對於歌太多,不知從何聽起的人還蠻有用的)

《硬體篇》

IMGP3468
●無論你在哪買到iPod nano,都一定會有白色的塑膠紙緊緊包裹哦!

IMGP3469
●拆開白色包裝紙後,就是固定在透明塑膠盒中的iPod nano了。

IMGP3470
●盒子上方有標明此產品為8GB的sku。右上角灰色的突出物標示如何撕開封膜,打開外盒。

IMGP3471
●盒子下方清楚標示了產品型號、序號及條碼。哎~Apple啊!為何你也在中國製造了呢?(話說我前同事還真有在台灣製造的iPod mini,因為產地之故,令大伙欣羨不已呢!)

IMGP3472
●外盒側身寫著iPod nano。

IMGP3474
●外盒背面以簡中、繁中及韓文註明配件及系統需求。

IMGP3477
●開箱囉~

 IMGP3479
●iPod nano被固定在塑膠片上,取出後,下方則是以厚紙包覆的配件及文件。

IMGP3480
●一開始還搞不清要怎麼把iPod nano從固定片上取下呢!看了背後的說明才知要這樣做。(不過好心疼啊!這固定片還是在我的小銀上留下小小的刮痕了…嗚~

IMGP3481
●iPod nano及所有配件。最上頭是我一直不知要怎麼接的Dock轉接器,下排依序為USB傳輸線及耳機。

IMGP3484
●由左至右依序為Apple貼紙、保固說明書及Quick Guide(真的非常快速…超級簡短,想要了解更多得上官網抓使用手冊)。

IMGP3483
●iPod nano的背面(請原諒病人…我實在沒力拍好它)。

IMGP3485
●初次使用,先接上電腦充個電吧!官方說法是4小時可以充飽飽。

《軟體篇》

ipod11
●iTunes既是Apple出的媒體播放軟體,也是iPod管理員。在電腦上安裝iTunes並接上iPod nano後,該裝置就會出現在左側的「裝置」下方。

 ipod13
為了讓我的iPod nano能汲取多台電腦裡的「菁華」,我停用了自動同步的功能,勾選「手動管理音樂和視訊」。在這個情況下,「啟用磁碟功能」會自動勾選,意思就是iPod nano現在也可當一般隨身碟用了。

ipod14
●啟用手動管理後,iPod nano接上第二台電腦時,原有曲目就不會被覆蓋掉,而且可以只拖放加入想要加入的專輯或單曲。(若設定為自動同步化,則iPod nano裡的歌將和iTunes一模一樣,意思就是若在iTunes刪掉某首歌,接上iPod nano後,該首歌也會從iPod nano上刪除。

《軟體番外篇》

-Free Video Converter by Extensoft-

ipod01 
iPod nano能吃的影片格式只有MP4 (H.264)及MOV,因此要看網路上抓下來的卡通、日劇或韓劇,必須先將它們轉成iPod的MPEG-4檔案格式。Free Video Converter內建了iPod的影片設定檔,將要轉的影片拖入後,按下「Profile」→「iPod」即可轉檔。

IMGP3508
●放到iPod nano上播放的效果很不錯哩!不過就是字幕會看不太清楚。(柯南和我一樣都感冒了…

-YamiPod-

ipod05
●iTunes雖然是管理iPod的利器,但為了保護著作權,它「只出不進」地禁止由iPod nano匯入歌曲至電腦中,對於將iPod nano當作音樂備份的人來說甚為不便。在此尼普科夫要推一個叫做YamiPod的免費軟體,它不但免安裝,而且可以將iPod裡的歌匯出到電腦中哦! YamiPod可獨立於iTunes執行,對於覺得iTunes太過肥大的人,也是值得一試的選擇。

ipod06 
●YamiPod的使用方式很簡單,只要將音樂或影片檔拖放至下方的窗格中即可。雖然YamiPod的介面似乎完全為音樂而設計,但若將影片拖入,影片也會自動列入「視訊」中。

ipod07
●習慣中文介面的人可以從Tools→Preferences中,將語言設定為「Traditional Chinese」。

ipod08
●YamiPod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將音樂從iPod nano中匯出,選取要匯出的音樂後,按滑鼠右鍵,選擇「複製歌曲到…」。

ipod09
●選擇檔名格式後,按下「目的地」,從檔案總管中擇一路徑即可。

ipod10
YamiPod最「致命」的缺點就是不支援非英文的檔名,若用YamiPod匯入非英文檔名的歌曲,就會換來一堆亂碼…雖然可以在YamiPod的檔案資訊編輯器中正確修改,但一次加入多檔時甚為不便。

-Portable MP3Tag-

ipod15
●為了能充份利用iPod nano的Cover Flow功能,為歌曲加入專輯封面是一定要的啦!執行免安裝的Portable MP3Tag,選取同張專輯的所有歌曲後,於左下角的封面區塊上按滑鼠右鍵,選擇「Add cover」。

ipod16 
●於檔案總管中選好要加入的專輯封面圖後,按下左上角的儲存鍵,即可一次加到多首歌曲中。之後開啟iTunes只要從資料庫中刪除這張專輯,再重新加入,即可看到專輯封面。

《實測篇》

IMGP3490
●主目錄。

IMGP3489
●「音樂」子目錄內容。

IMGP3488
●播放音樂時側著拿,就會立即秀出Cover Flow檢視模式。

IMGP3492
●因為Click Wheel實在太好滑,iPod nano很貼心地在「設定」裡備有「音量限制」功能,讓你自訂音量上限,以免傷耳。iPod nano另有晃動即可隨機播放的功能,還蠻炫的。

IMGP3496
●iPod nano的「附加功能」。行事曆、聯絡資訊及備份錄都得靠電腦匯入。

IMGP3497 
●iPod nano內建的遊戲…一看就覺得不太好玩,可以到iTunes Store上購買其他遊戲。(我想大家應該都另有取得iPod遊戲的門路吧!噗!)

《總結》

整體而言,iPod nano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優的媒體播放器,不但外型優美、介面直覺、操作便利,而且容量大,又有量身打造的iTunes作檔案管理及同步化。但…老實說,若今天不是別人大手筆送我當禮物,我還真買不下手,實在太貴了,要5300元呢!此外,它支援的檔案格式還是偏少,常常都得先行轉檔才可以匯入播放,易留指紋及刮痕的玻璃螢幕,讓人不得不另外添購保護膜、保護殼或果凍套。

因為蘋果家的東西價錢一向很硬,所以無論你在光華還是Apple Online Store購買,都是不二價的5300元,但尼普科夫建議想入手的朋友可以到Apple Online Store上購買,除了可享有免運費的24小時到貨服務之外,還可享有免費雷射刻字服務哦!

《延伸閱讀》
官網產品頁:
http://www.apple.com/tw/ipodnano/
Free Video Converter by Extensoft:
http://www.extensoft.com/?p=free_video_converter 
YamiPod:
http://www.yamipod.com/
Portable MP3Tag:
http://tinyurl.com/b5jpuu

PS3及Wii專用的YouTube介面

by Nipkow | 1/16/2009 05:00:00 下午 in , | 意見 (0)

 

在電視上看YouTube早就不稀罕,無論是用微軟版的Media Center串流播放,還是用Apple TV直接接收播放,看YouTube早已不是電腦的專利。最近YouTube又為了PlayStation 3及Wii這兩款可連線的電視遊樂器,設計了專屬的10 foot播放介面,讓使用者不只可以全螢幕播放,還有超大的功能按鈕及流暢的影片選取模式,讓使用者即使用遙控器操作,也可以很快找到想看的網路影片。

上面的影片就是教大家怎樣在PS3上叫出新版的YouTube 10 foot介面。目前這個10 foot介面仍在Beta階段,想嘗鮮的人可以在PS3或Wii上面用網頁瀏覽器連「http://www.youtube.com/tw」。目前已開放22個地區,且支援12種語言。同樣支援網頁瀏覽功能的Xbox 360得急起直追了啊!

沒有PS3或Wii卻想試試這個新介面嗎?只要在Firefox瀏覽器上套用User Agent Switcher這個外掛,將FF模擬成PS3或Wii,然後連上「http://www.youtube.com/tw」就可以囉!因為上面已有PS3的示範影片,這裡就以Wii當範本吧!

  1. 在Firefox上安裝User Agent Switcher外掛後,重開Firefox。
  2. 在Firefox工具列上進入「工具」→「User Agent Switcher」→「Options」→「Options」。
  3. 接著進入「User Agents」分頁,按下「Add」即可新增設定。
  4. 於「Add User Agent」中,依序輸入「Opera 9.23 (Nintendo Wii)」、「Opera/9.23 (Nintendo Wii; U; ; 1038-58; Wii Internet Channel/1.0; en)」、「Opera」、「9.23」及「Win32」。
    註:要模擬PS3的話,則要輸入「Mozilla 5.0 (PLAYSTATION 3) 」、「Mozilla/5.0 (PLAYSTATION 3; 2.00) 」、「Mozilla」、「5.0」及「Win32」。
    wii01
  5. 最後按下「確定」,之後選取「工具」→「User Agent Switcher」→「Opera 9.23 (Nintendo Wii)」,再連「http://www.youtube.com/tw」就可以了。
     

以下為Wii版YouTube的模擬操作擷圖:

wii02
●Wii版YouTube登入畫面。

wii06
●登入後會列出最紅、最受歡迎、最棒、最新的影片。

wii03 
●介面更乾淨,將滑鼠指標移至影片縮圖上方,即會放大顯示。

wii04
●按下左右鍵,可以翻頁。

wii05
●播放工具列為動態顯示,只有滑鼠移過去才會出現。也有全螢幕按鈕。

《延伸閱讀》
Coming Up Next... YouTube on Your TV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blog?entry=sDFlZe7FwJI
User Agent Switcher 0.6.11外掛:
http://chrispederick.com/work/user-agent-switcher/

 

 

 

 


●Samsung於今年美國CES中展出他們的網路電視。(圖片來源:Associated Press)

好還要更好,經過追逐高畫質的2008年,2009年電視機將不再只是接收電視訊號,並將之轉成影像呈現的機器。由今年CES各家電視廠商展出的產品即可一窺未來的三大趨勢─網路影片串流、3D立體影像及節能省電。各大廠無不希望透過這樣的大躍進,可以在金融海潚中創造銷售佳蹟。

但要對抗全球經濟,仍有一場硬仗要打。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直言,目前最普遍的LCD電視的銷量將在今年下滑16%至六千四百億。這也是LCD電視問世後,首見的銷售下滑。為了喚回消費者關愛的眼神(還有錢),各大電視廠商想出了一些成本相對低廉的改良,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加入網路連線能力,這樣功能不只出現在高檔電視上,連一些平價電視都已引進此項功能。除了顯示天氣及即時新聞外,新電視大多加入了串流影片的功能。

LG及Vizio於CES表示,他們將推出支援Netflix串流電影服務的電視。(註:Netflix是美國的DVD出租連鎖店,於去年推出了線上串流出租影片的服務)而Panasonic及Sony這兩家日廠則將與Amazon合作,推出可串流Amazon線上影片服務的電視。除了Yahoo!將把觸角延伸至電視產業,研發專屬widget,Sony、LG、Toshiba及Samsung都計畫將Flickr網路相簿、YouTube影片等熱門網路服務加入電視機裡,讓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視機的網路連線功能,享受不同於以往的使用經驗。

今年大多數的電視製造商也將把每秒的顯示幀率提升至240 frames(註:一般電視訊號或電影光碟的幀率僅有每秒24~30 frames),但不會在原本的frames中,硬加入frame充數,而會以背光快速開關,讓使用者感覺影像播放較為流暢。

許多大廠亦努力滿足美國環保局制定的Energy Star(註:有點像台灣的節能標章)新規定,除了原本的待機時耗電量之外,Energy Star現在更嚴格要求電視開機瞬間的耗電量。原本增加審核項目是為了選出最耗電的電器,但因為各家廠商都宣稱這點要求一點都不難,因此美國環保局很有可能再次提高標準。因應這波節能趨勢,Sony、Samsung及Panasonic今年都將推出比原有電視耗電量少40%的電視機。為了讓電視機更省電,Samsung將致力於LED背光電視機的推廣。

另一方面,LG認為3D電視將成為下一波潮流,Panasonic則努力推動3D電視內容的一致性。雖然現在3D電視技術已漸成氣候,但至今仍沒有任何電視台、電影光碟或播放器支援3D內容。因此Panasonic積極想與藍光光碟協會及其他組織建立3D內容播放系統的標準,希望能在明年推出相應的商品,滿足需求。

《延伸閱讀》
New TV trends: Internet movies, 3-D, power saving:
http://tinyurl.com/9h3p5

Real Time Web Analytics